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城乡供需 > 日常供需 > 人找车 > 正文
    购物车
    0

    玉米分蘖(丫子)到底用不用掰?

    李希斌     2018-06-14 21:33:01     浏览:65    回复:0    点赞:1
    发帖人:李希斌
    级 别
    贡献值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

    玉米分蘖也就是咱们老百姓常说的丫子,玉米丫子到底用不用掰这个问题,可谓说法不一,先锋在推广先玉335时就建议,玉米丫子不用掰,其生长到一定阶段会自生自灭,对产量无影响,并且分蘖体内的养分会从分蘖渡回到主茎上再次被植株利用。



    产生玉米分蘖(丫子)的原因

    1、品种。品种之间存在着差异,有的品种分蘖多,有的品种分蘖少。

    2、密度。同样的品种,种植密度低的时候,分蘖多一些,密度高的时候少一些。

    3、播种时间。播种早的分蘖多一些,播种晚的分蘖少一些。

    4、土壤肥水力。土壤肥水力越高,分蘖越多。

    5、施肥深度。底肥越深分蘖越少,底肥越浅分蘖越多。

    6、播种深浅。播种浅的分蘖多一些,播种深的分蘖少一些。

    7、矮化剂。由于玉米植株的顶端生长点受到不同药剂的抑制,植株矮化而产生分蘖。



    分蘖(丫子)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1、不去丫子,能增加玉米整体的叶面积

    玉米的叶片是其光合作用最重要的器官在玉米的一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去分蘖比去分蘖的叶面积多,为玉米产生更多的干物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丫子的营养会转移到主茎果穗上

    在玉米开花后和灌浆期间,果穗是需要营养最多的器官,此时,分蘖开始萎蔫,养分逐步输送到果穗。

    3、丫子对玉米的其他影响

        A、增加了根系数。

        B、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分蘖后形成较大的叶冠层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故分蘖可保持土壤水份和抵抗干旱。

        C、掰除丫子造成伤口,增加土壤中病菌的侵入几率。



    玉米分蘖(丫子)到底用不用掰呢?

    一般情况下,分蘖不用去除;

    地头与缺苗断条的地方,长势与主茎齐头的需去除;

    整体播种密度较低的地块,分蘖需去除;

    雨水较大年份,分蘖长势旺盛的需去除;

    肥力过高地块,分蘖需去除。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