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7-min.png)
(图片来源吾谷网)
一、当事人共同协商
协商是解决纠纷的首要途径,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方式解决纠纷省事省力省钱。
二、村委会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条规定:
“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
遇到土地方面的矛盾纠纷,可以提出书面或口头申请,乡镇和村都有义务帮助调解处理。调解达成协议后,一定要签订调解协议书,和解双方和调解人签字盖章,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三、县市仲裁
我国有专门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申请依法仲裁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包括:
(1)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
(2)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
(3)因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
(4)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5)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负责仲裁的机构是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裁决一般会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60日内结束。
四、司法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当事人对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