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7-min.png)
2018年1月9日,随着山西玉米首拍打响第一枪,其他地区也相继开启拍卖,目前拍卖已覆盖东北四个玉米主产区和华北部分产区。随着拍卖的持续进行,再加上距离春节已经只剩半个月时间,国内玉米市场整体“降温”,市场购销从“活跃期”转为“相对平静期”,市场价格波动幅度也随之收窄,整体趋于稳定。
综合来看,拍卖紧跟市场,对现货市场价格影响有限,但拍卖地区的增多,打压了市场主体的看涨心理,部分贸易商开始加大出货力度以锁定利润;用粮企业采购心态也趋于分化,库存不足的加大采购力度,以确保节日用粮,库存充裕的个别企业已经开始停收。由此来看,春节前,国内玉米市场将趋于稳定,整体波动幅度有限。春节后,我们需密切关注临储拍卖动态、深加工收购策略、进口玉米及替代品的到港情况、贸易商出货心理以及农户售粮心态。
山东深加工玉米收购价整体趋稳
进入2018年1月份,玉米市场价格延续之前的上涨走势,山东深加工企业的收购价一度创下1980元/吨的高位,而后又高位回调。整体来看,1月中旬之前受粮源上量增减影响,山东深加工企业调价比较频繁,而且不管是上涨还是下跌,幅度都相对较大,一度引发市场密切关注。近两周,市场价格渐趋平稳,波动幅度有所减少。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31日,山东寿光金玉米收购价1900元/吨,与昨日持平,与上周同期持平;西王集团玉米收购价1940元/吨,与昨日持平,与上周同期持平;盛泰药业玉米收购价1932元/吨,与昨日持平,较上周同期上涨12元/吨;英轩酒精玉米收购价1970元/吨,与昨日持平,较上周同期上涨10元/吨;诸城兴贸玉米收购价1930元/吨,与昨日持平,与上周同期持平;新丰淀粉玉米收购价1910元/吨,与昨日持平,较上周同期上涨20元/吨。据了解,山东深加工企业根据各自用量及库存情况进行价格调整,但幅度有限。目前来看,贸易商积极出货,各企业厂门前到货量有增加趋势,但企业库存较前期增加,收购心态平缓,备货力度减弱。
东北深加工玉米价格稳中趋弱
近期,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持续提价收粮意愿不足,前期“抢粮热潮”逐步冷却,收购报价稳中趋弱。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31日,吉林嘉吉生化玉米收购价1710元/吨,与昨日持平,与上周同期持平;吉林公主岭黄龙玉米收购价1710元/吨,与昨日持平,与上周同期持平;吉林四平天成玉米收购价1660元/吨,与昨日持平,与上周同期持平;吉林燃料乙醇玉米收购价1700元/吨,与昨日持平,与上周同期持平;黑龙江中粮肇东玉米收购价1660元/吨,与昨日持平,与上周同期持平;黑龙江青冈龙凤玉米收购价1650元/吨,较昨日下跌10元/吨,较上周同期下跌20元/吨。据了解,东北地区贸易商出货意愿较前期增强,本周已陆续开始出货,市场流通粮源较前期增多,用粮企业厂门到货量上升,收购心态有所放缓,后市行情承压。
拍卖范围扩大 黑龙江贸易粮首拍仅成交40%
自2018年1月9日中储粮网开始在山西进行玉米拍卖以来,有“一周一拍”,到“一周两拍”,再到“一周四拍”,拍卖范围陆续扩大。截至2018年1月30日,山西、内蒙古、吉林、北京、辽宁均已进行玉米拍卖,共计进行8次,投放玉米总量为267652吨,成交量为165533吨,平均成交率为62.3%。从各地区的拍卖成交结果来看,第一次成交情况较好,第二次成交欠佳,特别地,1月26日北京和山西的成交率均偏低,这和春节临近,市场需求有所减弱有一定的关系。
另外,黑龙江地区迎来年内首次拍卖,2018年1月30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举行黑龙江贸易粮(玉米)交易,计划拍卖2017年产玉米10000吨,最终成交4000吨,成交率为40%,成交均价为1780元/吨。公告显示,2018年2月1日,黑龙江贸易粮继续进行拍卖,此次交易共上市黑龙江产2017年玉米3万吨。
从当前的拍卖情况来看,由于玉米起拍价格与市场现行价格基本一致,对市场价格打压并不明显,而更多是作用于心理层面。不过,随着后续拍卖的陆续投放,国家这种“分地区、小批量、多频次”的拍卖策略,无疑给市场打了一针“稳定剂”,后市维稳力度或将继续加大,我们仍需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动向,关注拍卖动态。
市场余粮水平不断下降 售粮进度放缓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25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7372万吨,同比增加73万吨。截至2017年12月31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收粮进度同比偏快833万吨,但截至2018年1月25日,售粮进度仅比往年同期偏快73万吨,由此不难看出近期售粮进度放缓,随着市场余粮水平的不断下降,农户的惜售心理有所抬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黑龙江和辽宁地区基层市场余粮不足两成,吉林和内蒙古地区基层市场余粮三成左右,华北余粮水平相对略高,山东、河南和河北三省基层市场余粮4-5成左右。据了解,目前,基层售粮行为较少,需重点关注贸易商的售粮节奏。
价格优势引发玉米进口量激增
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12月我国进口玉米45.42万吨,环比增加1987%,同比增加221.11%;2017年1-12月累计进口282.56万吨,同比减少10.77%。从数据中不难看出,2017年12月份,我国玉米进口量突然大幅增加,这主要和进口玉米价格较低有关。
由于国内玉米价格一路走高,而国际玉米价格处于低位,国内外价差拉大,导致进口玉米价格优势明显。数据显示,2017年3月份,国内玉米价格开始高于美国玉米到港价,当时两者的价差为17元/吨。后来,国内玉米价格不断走高,而美国玉米到港价则震荡走低,两者价差不断拉大,至2017年12月底两者价差突破300元/吨。目前,美国美湾3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567元/吨,比去年同期跌123元/吨;而国内广东港口成交价则为1900元/吨,两者价差仍高达333元/吨。进口玉米拥有较低的价格优势,后期进口量或将继续增加。